2018年1月,由昆山全额援建的阿图什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医院整体搬迁,从根本上改善了硬件条件和就医环境。如今,该院已发展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老院区地处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空置实在可惜,而且老城区近10万名各族群众更需要优质医疗服务的覆盖。”昆山第五批援疆医疗队领队、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伟伟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医院专科布局,昆山援疆前方工作组先后投入280万元援疆资金对老院区进行装修改造。此后,医院妇产科、儿科、老年医学科等专科整体回迁,阿图什市妇幼保健院也在此落户,昆山援疆专家妇产科主任陆勤、儿科主任王君益和麻醉科主任徐振锴进驻开展工作,共同建设妇幼保健中心,筑牢母婴安全防线。
老院区重新启用当月,医学院毕业的衣力努尔入职成为妇产科医生,比陆勤来疆援建仅早一个月。这场跨越5000公里的“同期入职”,奏响了一段“师带徒”的佳话。
“刚入职时遇到急难病症特别紧张,是师父传授的临床经验和医疗技术,让我现在能沉着应对。”衣力努尔清晰记得,2025年4月,她接诊了一位孕产妇:头胎顺产,此次二胎却为臀位,自然分娩难度大、风险高,但产妇顺产意愿强烈。手足无措的她立刻向陆勤求助,陆勤迅速检查评估后,果断采用“臀位外倒转术”,帮助胎儿在母体中完成“乾坤大挪移”,随后产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这项成熟安全的技术,在阿图什市尚属首例。
通过“师带徒”的手把手传帮带,昆山援疆专家逐步培养出一批像衣力努尔这样的专业技术骨干,为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老院区重新启用以来,妇产科、儿科和麻醉科已开展新技术项目9项,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15例、危重患儿30例。其中,单孔腹腔镜、无痛分娩等技术不仅惠及更多患者,还填补了当地多项技术空白。目前,妇产科已成功创建自治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儿科成功创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我们跨越山海而来,不仅要‘输血’改善硬件,更要‘造血’播撒昆山医疗的技术火种。”采访中,周伟伟的话语坚定有力,道出了昆山医疗援疆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