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是公认的“天然摄影棚”,是大湾区的“影视服务优质地”。近年来,江门市委宣传部紧扣推动“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蝶变这一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江门影视拍摄服务与后期制作产业发展。
两年前,江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今年,又以全省地级市首创的28条政策“组合拳”破题,构建“1+7+N”服务网络,承诺8小时办结协拍函,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7月23日,位于江门蓬江区启明里的江门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成立,标志着江门影视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起点,江门将努力把影视“富矿”变成“高产田”,让“侨都”变成“梦工场”,把江门影视资源富矿地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响亮。
影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内容创作,今年以来,江门以塘口“IE公社”和“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为平台,打造广东省首个网络文学创作基地,推动探索网络文学+微短剧孵化基地建设。此次分享会作为塘口“IE公社”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不止于艺术交流,更成了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茶歇间隙,嘉宾们漫步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看粮仓房与侨乡老建筑相映成趣;不少人走进塘口旧墟,用镜头记录碉楼与稻田的诗意邂逅。“这里的每一处场景都像为电影而生。”一位青年导演在朋友圈分享道。
“塘口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高志森的话道出了在场者的心声。这场光影盛会,与“侨乡新大众文艺社”的文字创作一道,正以“电影+文学+文旅”的多元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塘口的故事也是江门五邑侨乡故事的浓缩版。这场盛会不仅是江门影视综合服务平台的首秀,更是撬动江门影视全产业链建设的支点,未来,江门将以平台为载体,吸纳更多的影视产业主体落户侨乡,力争成为中国影视的“湾区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