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考虑到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挑衅”言论,已经指示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相关区域。然而,白宫和五角大楼并未确认这两艘潜艇究竟是攻击型核潜艇还是战略核潜艇。
特朗普做出这一决定的直接原因源于他与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争论。今年7月中旬,特朗普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然而,在访英期间,特朗普的立场发生突变,要求俄罗斯在10天内快速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这一言论引发了梅德韦杰夫的不满,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特朗普每一次发出的最后通牒都充满威胁,而俄罗斯是否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并不应由特朗普来决定。
随后,双方的言辞对抗愈演愈烈。特朗普要求梅德韦杰夫注意自己的言辞,而梅德韦杰夫则暗示俄罗斯拥有对美国的“最后手段”,并提到苏联时期的“死手系统”。在这场言语交锋中,特朗普并未从梅德韦杰夫那里讨到便宜,最终他宣布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合适的位置,以此作为对梅德韦杰夫最后回应。
俄罗斯“战略武器网站”负责人波德维格指出,特朗普此番言论的潜台词,是将核潜艇部署到更靠近俄罗斯的地方。虽然特朗普的声明更多具有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操作意义,但它确实对俄罗斯构成了更大的威胁。美国与俄罗斯的核对抗绝非一个理想的局面。军备控制协会的执行董事金博尔表示,特朗普宣布部署核潜艇的做法不仅不明智,而且极为不负责任。任何国家的领导人都不应该轻易发出核战争威胁,尤其不应该将核威胁当作口头较量的工具。
在这种紧张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军事活动也在加速。特朗普宣布核潜艇部署后,中国与俄罗斯迅速宣布将于2025年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军演,这一军演自8月3日起,已经进入了海上联合演练阶段。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军派出了潜艇救援舰西湖船、052D导弹驱逐舰绍兴舰、052D导弹驱逐舰乌鲁木齐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以及一艘升级版“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
虽然中国派出的舰队规模不算庞大,但无论从战力还是技术层面来看,已经足以对大多数海军力量形成威胁。这次联合军演的演练内容包括了潜艇救援、联合反潜、防空反导和对海作战等多个方面,演习内容相比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深化。从之前的海盗打击、救援任务,转变为两国军队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多重威胁,这无疑显示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官媒对这次联合军演的定位与以往显著不同。新华社报道指出,这次军演的目的是“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共同应对西太平洋安全威胁”。在特朗普发布核威胁后,中俄立即启动联合舰队进行演习,并发布声明表明“联合应对西太威胁”,这无疑向美国发出了强烈警告。
这种警告的潜台词非常明确:如果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冒险,甚至发出核威胁,中国绝不会袖手旁观。这次联合军演显然就是中方的立场表态。尽管中俄并非正式盟友,俄罗斯的国力也远不如苏联时代那般强大,但其对中国而言依旧至关重要。俄罗斯面临着来自北约和美国的压力,需要在西部和北部进行战略应对;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在战略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只要两国保持合作,美国与北约的联合威胁也无法撼动中俄的合作关系。因此,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核威胁不仅俄罗斯无法接受,中国也同样无法容忍,而此次中俄联合军演无疑是最佳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