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部一级专员徐春雷在“兰格钢铁网2025年西北地区(西安站)钢铁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

他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交割制度的构建、品牌注册、交割仓库布局、交割资源配置机制背后的考量因素等话题进行介绍。
01
钢材期货概况
目前,上期所钢材期货交易品种有螺纹钢、热轧卷板、不锈钢3大类;品牌数量上,螺纹钢41个,线材9个,热轧卷板16个,不锈钢13个;交割仓库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天津、唐山、广东、西安等地区。其中,螺纹钢交割仓库10个,线材仓库2个,热轧卷板16个,不锈钢5个。
根据上期所2023年上半年数据,全球期货所期货金属品种中,螺纹钢期货、铁矿石期货、热轧卷板期货的成交量、交割量排名前三,成交量分别为65.04亿手、9.02亿手、1.3亿手,交割量分别为42.33万吨、92.52万吨、36.97万吨,交割率分别为0.4%、17.6%、2.43%。
为何成交量最高的螺纹钢期货,交割率最低,徐春雷指出源于多方面的矛盾。表现在:螺纹钢市场存在显著的区域化、个性化需求特征;交割资源配置机制和供需匹配的矛盾比较突出;标准化保值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基差风险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螺纹钢现货价格受区域供需、运输成本等影响较大,削弱了市场参与者的交割意愿。
02
钢铁业和期货交易的“双向奔赴”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同业竞争、生态竞争激烈的现状,求生存、求发展、稳经营是企业首要任务。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产能和库存管理是核心环节,生存和发展是硬道理成为行业普遍共识。
未来,不确定是唯一的确定。成功的企业经营是把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变成确定性,而期货市场的最重要功能就是规避不确定风险。徐春雷认为,钢铁业现状和期货交易服务实体功能的双向奔赴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