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方向往升级:更远、更广、更高效
2024年出游人次同比+14.8%,社媒旅行声量+180%,互动量+25%。
小长假热度爆发:五一假期声量激增121%(“多休一天”政策推动)。
“周末特种兵”:职场人极限利用周末,实现“国外周末+周一返工”(如港澳、越南富国岛热度飙升746%)。
工具依赖:社媒成旅行生态核心载体,攻略分享驱动决策。
2. 逃离“班味”:都市人的精神自救
城市周边游、Staycation、极限出境。
行为场景:
周边疗愈:长三角周边游成主流,周末去哪玩声量+322%,江浙沪山水、小众城市(如新昌)热度走高。
酒店躺平:Staycation成自我疗愈新方式,追求“无计划放松”。
出境解压:周末跨境游(如亚庇、吉隆坡)成职场人情绪出口。
3. 全球探索:从主流到边缘
85个免签国开放(如塞尔维亚、格鲁吉亚),出境游恢复至疫前水平(2024年达4.6亿人次)。
细分趋势:
新手友好:东南亚仍为首选(占出境30%),日韩、欧洲紧随。
小众觉醒:格陵兰岛(声量+378%)、伊朗(+48%)、智利(+254%)等冷门地受探险者追捧。
人生清单:环游世界、极地徒步等“人生体验”成旅行核心目标。
4. 小城逆袭:反向旅行的哲学
避开拥挤,追求“人少景美、安逸好吃”的原生体验。
典型场景:
美食驱动:齐齐哈尔烤肉、衢州小吃、清远鸡成专程赴小城理由。
文化沉浸:济宁博物馆、慈溪古巷等“慢逛”体验受推崇。
自然疗愈:未被开发的山水景观(如避世溯溪地)成情绪出口。
5. 文化朝圣:从虚拟到现实的穿越
游戏/影视IP引爆文旅(如《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古建,声量+345%)。
行为分层:
古建热潮:佛光寺、晋祠等专业古建破圈,游客同比+215%。
非遗体验:打铁花(声量+195%)、游神(+149%)等民俗活动从观赏转向深度参与。
圣地巡礼:影视取景地(如《哈利波特》片场)成情感复现的“精神仪式”。
6. 季节限定:时间美学的新诠释
四季主题:
春:踏青声量+185%,南京樱花、昆明蓝花楹成顶流。
夏:避暑与自由体验(如草原、森林光合作用主题)。
秋:油画感赏秋(如婺源、伊犁)与城市秋色。
冬:雪国童话(哈尔滨声量+283%)与南方暖冬反向度假(三亚、西双版纳)。
数据亮点:冬季出游声量同比+380%,哈尔滨雪人、阿勒泰禾木成网红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