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球的“倒数第二传”计入进攻数据,足坛会发生什么变化?

   日期:2025-08-23    作者:p8wnt 移动:http://252fm.essoso.com/mobile/quote/389.html

其实这个数据早已列入统计了,目前有两个指标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统计这个「倒数第二传」。

这个指标叫做Prog Passes(向前传递),第二个叫做SCA,全称是Shot-Creating Actions,中文翻译叫做制造射门机会行为

图片

为了纪念Jota,我这里就引用一下Jota的数据来解释。

先说Prog Passes,顾名思义就是向前传球,但是在一场比赛里,两队的传球总共有上千次,甚至极端一点如,一场比赛的传球总数可以达到700次以上。

图片

安装在球场上方的摄像机则会实时记录比赛当中发生的每一个行为,这里包括了球员的触球、带球、传球等等动作作为事件,标准清楚。

再把传球录入到数据库,分析传球角度和方向,到这里为止,很多传球是对直接进攻影响不明显的,比如横传、回传。

图片

而向前传递里,会有大量的像上图这样的往前传递的时事件,有的是从防守一区到进攻二区,有的是在二区打转,并不能直接制造出威胁禁区的机会。

所以在不同的数据分析公司的统计里,对Prog Passes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

比方说我目前在用的Footballinsightpro来说,对于Prog Passes的定义是超过15米的向前传递,因为我们通过数据看到,陡然加快节奏对于进攻的影响,而超过15米的传球是加快节奏的重要因素。

图片

只不过在对球员目前的表现评估里,如果最后是以「进球」作为结果指标反推的话,最终要统计这个Prog Passes,其实是一个漏斗式筛选数据。

通常进球为结果,按照事件我们会分成「压迫对方失误进球」「定位球」「常规Bulid up三种。

前两者是很难拿到助攻和Prog Passes数据的,只有第三种可以。

而所谓漏斗式筛选,其实是在这里的逻辑关系,即:

图片

有了向前传递,才能有制造射门机会的Key Passes,最后才有射门的Shots的机会。

但是因为从Bulid up阶段到最后的射门,是有层层折损的。

如果仅仅按照结果来统计,那么数据就会忽略掉大部分球员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事件动作,反而不利于看清楚这个球员是如何掌控比赛的。

图片

在这种球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Build up的尝试,丢失球权,以及对传球机会的把握的平衡。

如果只看「倒数第二传」,就很难看到这个球员在中场控制节奏的全貌。

比方说因为门前机会把握能力不佳(),或者队友很独()。

图片

一场比赛下来这个球员传出了90%传球成功率的Prog Passes,最后队友就是不进球,数据上这个球员的「倒数第二传」数据为0 。

能说明这个球员很差吗?

貌似是不行的吧.........

而另一个球员,队友机会把握能力很好,每场比赛都能刷0-1个倒数第二传的个人结果数据。

但是他传球率性随意,每场比赛丢失球权12-17次,传球成功率只有40%多,能说明他很优秀吗?

图片

好像也不行吧?

也就是说,这类球员对进攻的贡献,其实看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如果关注结果了,那么球员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出来,也很难识别到真正的「核」。


第二个介绍的指标,是SCA。

图片

SCA顾名思义,就是只要产生射门机会,都算。

这里是剔除掉了无法形成射门的传球,算是剔除掉了部分过程。

但是SCA有个问题,这里是包含了射门动作在里面的,也就是说,这个指标更多是在进攻当中的综合指标——倒数第二传、关键传球、射门三个动作都包含上。

图片

借以来测算球员在进攻当中发挥的综合性作用。

我们看球探数据分析报告的时候,这个指标更多是作为一个类似于「概览」或者「目录」的作用,很难看到球员的关键细节。

对于进攻型中场及更靠前的位置,这个指标的参考意义就稍大,但是作为节拍器和进攻发起者的组织枢纽后腰位置上,这个数据我们一般就不怎么看的。


存在即合理,我很高兴有球迷能深入一些能想到Bulid up过程中的数据,而不是只看进球、助攻,场均进球什么的、

但是倒数第二传总体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结果指标,对于需要这个数据位置上的球员用不到,不需要这个数据的球员一抓一大把,这才没有专门有这样的结果呈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