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水岸年华小区中心广场,一阵阵舒爽的晚风阵阵吹过,几位居民围坐在石桌旁,就小区健身器材更新事宜热烈讨论。退休教师张阿姨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老年人需求低冲击器材”“儿童区需增加防护设施”等建议;物业经理徐珍拿着小区位置图,逐条标注可行方案;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军则在一旁轻声引导:“大家再想想,器材布局怎么兼顾晨练和晚跳广场舞的需求?”这是龙山社区“和合一家亲协商议事”平台的寻常一幕。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252fm.essoso.com/file/upload/202510/14/153426152.jpg" alt="" />
议事聚民智,把“话筒”递到居民手心
“以前这里地砖破损、护栏松动,带孩子来玩总提心吊胆。现在修好了,路面平整,栏杆结实,傍晚散步的人也多了!”家住水岸年华小区的邵阿姨看着焕然一新的清水平台,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今年9月,在“和合一家亲”议事平台的推动下,困扰居民已久的小区清水平台维修工程全面完工,昔日的“问题地带”变成了居民的“休闲乐园”。
自2023年“和合一家亲”协商议事平台成立以来,社区创新推广“楼道议事点”“便民议事亭”等多元形式,将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广场凉亭、楼道口甚至微信群,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252fm.essoso.com/file/upload/202510/14/153426742.jpg" alt="" />
今年3月初,针对水岸年华小区出入口维修事宜连续召开三次议事会。第一次,居民们吐槽“小区出入口雨天积水多,电瓶车出入不便”“汽车通道的地面砖快破损导致行驶时颠簸感重”;第二次,物业、业委会拿出初步方案,引发“维修材料的选择要以稳固、耐用为主,出入口车辆来往频繁,维修工程必须一步到位。”“维修期间,要充分协调安排好居民日常出行的路线,尽量避免造成更多不便。”等激烈讨论;第三次,社区邀请居民代表、施工方代表共同参与,实地查看维修面积和地形,会上研究形成了施工期间开通小区西侧门作为主出入门,施工期间严格做好工程监督等决议。
为期大半个月的维修工程在全体小区居民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施工时间比预期缩短了近20天,施工期间无1例投诉发生。这种“问题大家提、对策大家想、过程大家管”的议事模式,不仅解决了民生痛点,更让居民在共商共议中凝聚起共治共享的自治意识。
协商解民忧,用“真心”化解千千结
“要不是议事平台,我们中航樾公馆小区的居民活动室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实。”3号楼的独居老人陈奶奶拉着小区议事代表弭凤霞的手说。
起初,由于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樾公馆的很多老年居民们只能在各自楼栋下的花坛边和小区里的儿童游乐场附近歇歇脚、唠唠嗑。樾公馆的五老志愿者弭老师了解到居民们的这一诉求后,就积极与物业取得联系。
经过多轮协商,最终确定从1幢楼原有的物业活动中心开辟出近120平方的场地作为“居家幸福驿站”。在后期的活动室装修、功能设置等环节,“五老议事队”又多方收集居民一线需求,确定了儿童阅读室、休闲区域、运动区域等适合老年居民娱乐休闲的功能室,得到小区全体居民的一致好评。如今,“幸福公馆”每天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声声入耳。
在龙山社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针对“一老一小”服务需求,议事平台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社区联合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开设“小精灵周末暖心托”,为辖区儿童提供了外教英语、趣味数学、科学实验、手工非遗等多品类特色课程;经过建言献策,招商雍和苑内把原有的核算亭改成便民惠民亭;就连小区内健身设施安装、宠物便箱设置等“小事”,都要经过议事平台充分讨论。社区还建立“议事—执行—监督—反馈”闭环机制,每项决议都在公示栏实时更新进度,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能评价。
和合暖民心,以“微光”汇聚治理星河
每月15日的“月半话事”,是龙山社区最热闹的日子。广场上,居民代表带着“民情日记本”而来,笔记本里既有“建议增设休闲长椅”的微小期盼,也有“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的长远思考;会议室里,“五老银发智囊团”“青年议事员”等群体围坐一堂,时而为某个方案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达成共识露出笑容。
去年防汛期间,长时间强降雨导致水秀苑小区近10余家车库进水。社区通过议事平台紧急发起“清积水”号召。短短两小时,30余位居民赶赴小区积水处,进行人工排水。志愿者还组建“帮扶小队”独居老人检查水电。如今,“和合一家亲”不仅是一个议事平台,更成为社区的文化符号,从“各扫门前雪”到“共筑一家亲”,龙山社区用议事之笔,勾勒出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
暮色渐浓,广场上,关于“社区邻里文化节”的讨论仍在继续,欢声笑语随风飘远,最好的治理,是让每个声音都被尊重;最美的民生,是让每个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在龙山社区,“和合一家亲”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用无数个议事瞬间、民生实事书写的温暖答卷。(唐秋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