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为给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助力广大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贵州省黔东南州公安局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多维度、多渠道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深入排查整治,净化成长净土
黔东南公安将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作为重要任务,组织精干警力对辖区内网吧、KTV、酒吧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开展高频次突击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民警们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逐一核对上网人员身份信息,确保无未成年人违规进入;同时,加强街面巡逻管控力度,扩大巡逻范围,延长巡逻时间,提高见警率。
公安人员在对未成年人禁入场所突击检查(黔东南州公安局供图)
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在场所内或深夜在室外逗留、玩耍,民警们会立即上前,耐心向他们讲解夜晚在外逗留可能面临的危险。
随后,民警联系家长,将孩子安全交到家长手中,并反复叮嘱家长要切实加强监管,关注孩子的日常行踪和活动情况。对于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娱乐场所经营者,民警们会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形成有力震慑,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联动多方协作,凝聚保护合力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黔东南公安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建立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商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措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联动工作中,黔东南公安与学校联合开展“家校共育”活动,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与社区紧密协作,建立未成年人关爱帮扶档案,对困境儿童、问题少年等重点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和动态管理,开展跟踪帮扶工作,为这些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如发放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开展心理疏导服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强化防溺宣传,筑牢安全堤坝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因下水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黔东南公安高度重视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民警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宣传小组,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地,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未成年人及家长普及防溺水知识。
在专题讲座中,民警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害、常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未成年人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民警还向家长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醒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关注孩子的活动轨迹和安全状况,特别是在暑期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避免孩子私自下水游泳。
公安人员劝导水边嬉戏的未成年人(黔东南州公安局供图)
除了加强宣传教育,黔东南公安民辅警还结合全州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分布特点,对人员易聚集、隐患较突出的重点水域进行常态化巡逻。
巡逻过程中,民警们仔细检查水域周边的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完好、救生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登记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水域周边安全设施完备。
同时,针对在水边嬉戏的未成年人,当场进行安全劝导,向他们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和防溺水基本知识,提醒他们远离危险水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溺水事故的发生风险,为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来源:黔东南州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