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谢娜:曾忙到三个月不沾床,新片《酱园弄》与易烊千玺有对手戏
文/妮娜
责编/胡胡
腾讯娱乐联合新娱乐合伙人,推出《戏中人》栏目,关注热播影视综幕后。本期独家对话腾讯视频热播综艺《》市集召集人谢娜,讲述节目背后、她和朋友们的那些事儿。
“我来了我来了”,标准的“娜式笑声”从屏幕那一端传来,似乎可以想象出谢娜那风风火火的模样。促成这次连线的起因,是谢娜的新节目《太阳市集》上线。(节目于日前上线腾讯视频,每周二中午12点更新)
这是一档“画了半个娱乐圈的饼”的节目,在先导片中谢娜和点兵点将式地把圈内好友数了个遍,讨论他们来做嘉宾的可能性;这也是谢娜全面复出后首个自己策划和敲嘉宾的节目,可以说这档节目就是她的另一个“孩子”。
谢娜新综艺《太阳市集》正在热播
一向欢脱抽象的谢娜,为什么会选择做一档访谈类节目?时至今日,在诸多荣誉加身后,她又是否想通过这档节目去向外界证明什么?基于这样的疑惑,有了这次与谢娜对话的机会。
她还是当年那个直率又坦诚的谢娜,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从零开始策划节目的故事,甚至一度反客为主,“你们看过《太阳市集》觉得怎么样?比重节奏是不是还要再调调?现在还来得及”。
她也确实不再是当年那个,“眼睛里只有工作,埋头向前冲”的谢娜了。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谈中,“快乐”和“充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眼。她会“跑题”分享自己近期的日常,很琐碎很柴米油盐,却让她乐在其中。
我们的对话常常被一些“突发情况”打断,“对不起啊,我在围围巾,要去接孩子了”,“听得清吗?在路上信号可能有些不好”。主持人谢娜与普通人谢娜这两重身份在交替出现,但无论哪一种身份,她都能get到其中的乐趣与责任。
在这场对谈的尾声,谢娜突然笑着说“知道吗?我正和许多家长站在一起,等着进去接孩子”。主持人谢娜暂时退场,现在是属于普通人谢娜的亲子时间。
以下是谢娜的自述:
逛市集,是一种疗愈方式
“市集”是节目《太阳市集》的核心
今年9月份,我发了条微博“谢PD新节目走起”,当时在脑暴的就是这档节目。从有灵感到落地,其实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想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聊聊天。
对于我来说,和朋友聊天是一种彼此疏通的方式。你会发现我们的节目没有台本特别生活化,我们在节目中说的,就是平时生活中会交流的话题。有时候这种交流可能不会有一个结果或者解决方案,但珍贵的就是真正交流和倾听的过程。
现在你们看到的形式已经是推翻过好几次的“完全体”,前期的设计是棚内对谈,类似于娜娜的客厅,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我自己觉得如果单纯是棚内聊天,会有一点单调,于是我就想到,跟朋友在一起我们经常是“动态的”,散步、逛街、尝试一些新东西,所以决定从棚内变成户外。
谢娜想到“市集也是有情绪的”
节目到了户外,具体怎么表现又成了新问题。因为我自己平时很喜欢去逛市集,也很喜欢去和那些摊主聊天,这就是我平时放松的方式。所以很自然就想到了,把“市集”作为节目的核心,在这样一个有吃有喝有玩的地方,和朋友们边逛边聊。
在具体讨论市集上要有什么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市集也是有情绪的”这个点。因为自己逛市集和摊主聊天时,我知道了很多他们的个人故事,有平时上班周末摆摊的职员,也有把自己作品拿出来分享的手工爱好者,他们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做这件事让他们很治愈,所以他们想把这种治愈、这份心情拿出来分享。
在当下这个一切都追求快的时代,我觉得大家需要这样一个小小的市集:摊主们不为利益为本心来分享自己的作品,我和我的朋友们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凑在一起聊天,也许我们这种状态,会让那些很急的人慢下来,哪怕一个月抽出一天,去感受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当然,除了希望大家在看到《太阳市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的相处,也想让这些有意思的摊主有个被外界认识和看到的机会。因为大家都很卷嘛,看到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触动,“原来生活也可以是这样”。
每一期嘉宾录完都不想走
和朋友在一起,我的情绪是很昂扬的。我们录制的时候有个小插曲,或者说是“上天的玩笑”:因为节目叫《太阳市集》,所以我们肯定希望录制的时候是大太阳,很灿烂的那种,但录制第一天第一天,录制第一天下大雨,我的半边袖子都湿了,可还是很开心,因为和朋友们在一起。
每期节目录完嘉宾都不想走
不夸张地说,我们十期节目,每一次录完嘉宾都不想走,觉得没聊够,因为我想尽力去营造一种很轻松的氛围,我们聊天就只是聊天,并不是希望通过聊天挖出一些爆点或者大八卦。我和杨迪的宗旨就是,不让嘉宾有半秒钟的尴尬,我们的场子始终是热热的、舒服的。
这是一档朋友们“帮衬”起来的节目,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是杨迪。他是个特别有情有义的人,和他在一起很踏实。因为我是很天马行空的人,有很多很多想法,他看起来很欢脱,其实是负责落地,把我往回拉一拉的那个人。
而且他很聪明,节目中的嘉宾都是我的朋友,但有些和他确实没有那么熟。比如我和嘉宾之间会有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故事,但杨迪很会捕捉这些故事中的点,他不会干坐在那看着我们聊天,所以我们的场子永远不会有“尴尬”这两个字。
被朋友“托举”的幸福
在敲嘉宾的时候,让我感动的事情也有很多。
像乔恩(陈乔恩)和她老公艾伦是婚后第一次合体上节目,他俩差不多是刚度完蜜月就来了,乔恩真的很仗义。而且我敢说,在我的节目里他俩的状态就是生活中的样子,我们之间就是和好闺蜜、和好闺蜜老公的相处方式,包括我给她读信,都是发自内心想说的话。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圆圆,我们三个的友情超过20年了。当时我们年纪都很小,一起去爬启孜峰,住在一个帐篷里,高反时大家互相鼓励,就是很单纯和简单地建立了友谊。后来我参加《快本》的主持人选拔,他俩还作为亲友给我现场拉票,老胡说“希望今天我的粉丝可以做娜娜的粉丝”,当时很感动,而这份革命情谊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谢娜和胡歌、高圆圆有20年的革命情谊
最初是胡歌提议,说咱们20年应该聚聚,我想正好有《太阳市集》呀,于是就问圆圆时间。圆圆可“吓人”了,她当时快进组了,但还是马上就答应了,要知道她宣传期都很少上节目的,所以我真的很感动。后来录制时圆圆来了,但胡歌又进组了,所以我们就视频连线了一下。
说实话,我们三个认识的时候都还很年轻,那时候也没有微信什么的,所以联系不算是特别紧密,我会关注他俩的作品和近况,但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不会经常约出来见,所以他俩会让我感受到友情那种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
节目里有很多谢娜的好友
维嘉和海涛也来我的节目了,我们三个真的很久都没有聚了,但是他俩一来,那种熟悉感觉就回来了。
他们来的时候是录制的最后一天,就开了个15分钟的直播和大家聊聊,三个人坐在一起就很开心,而且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很舒服。
当然我也想约何老师和昕昕的,可是他那边《》开录了时间碰不上,所以我们就试着给他打视频,按理说这个视频他是接不到的,但那时候他正好在换衣服,就很巧。我们聊天互相开玩笑,一切都和当初一样——不管分开多久,还是最有默契的我们。
刘宇宁也让我很意外,我们不算很熟,但我很喜欢他,看过他的作品。在活动上我看到他就直接去问“你愿意来参加我的节目吗”,他答应得特别痛快,于是我们就开始定时间。这是一档新节目,形式也比较特别,谁也不知道播出会是什么样子,他就这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很感恩。
还有其他朋友,像林更新我们也认识很多年,我一路看着他从一个新人走向成熟,而且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他很自律,每天都坚持跑步5公里,他也很求上进,考了上戏戏剧影视表演创作的博士生,特别为他开心;钟楚曦看着特别洋气高冷,其实很邻家细心,她自己一个人化好妆搭好衣服开车来的,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没有化妆师,没有服装师,吓不吓人?感不感动?
还有好几个朋友,他们能来《太阳市集》真的很感谢很开心。
不再执着做“大人”
在看先导片时,我会打开弹幕看大家的评论。有些观众感慨“娜娜变得不一样了”,其实我自己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太大变化,我始终是这样的我。这和我的身份转变,比如结婚了、做妈妈了,没有太大关系,我的性格中本来就有成熟的、沉静的一面。
以前大家提到谢娜,就会想到“疯疯癫癫”。我也承认,我就是“疯疯癫癫”的代名词,但他们看到了只是节目中那1个多小时里的我。像游戏类的节目它就是需要高昂的情绪,需要“打鸡血”,可我也不可能24小时都在“打鸡血”嘛,只是以前缺乏给大家展示我另一面的机会。
曾经我会因为大家的“片面”有些纠结,特别是刚结婚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要做“大人的节目”,甚至想过把《快本》做成访谈式的、没有那么high的节目。但一方面,《快本》的模式注定了它必须是很high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这种想要“成为大人”的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我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了,也不再去执着证明什么了,这可能才是真正的成熟。游戏类的节目我很喜欢也很擅长,甚至可以说“作为女生,如果我说(做游戏节目)我是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吧”,如果将来有这样的节目机会,我当然愿意继续做。
像《太阳市集》这样静下来,和朋友聊天的节目我也很喜欢,就是没有目的性地一起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包括大家在情绪上的一些困扰,如果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疗愈,那它就是成功的、值得的。
节目中谢娜和朋友没有目的性地分享彼此生活
我承认自己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会有不服气的心理。你说我疯疯癫癫我就做个深沉的、不一样的给你看。现在想来,很不成熟。到了我现在这个阶段,如果可以做一件事情,让大家感受到快乐,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现在综艺行业包括主持人这个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不会因为这些变化而焦虑,也不会因此去刻意改变自己。
我一直坚信,我的“娜式风格”是没有人可以复制,没有人能够模仿,或者说模仿也学不像。关于这一点我是很自信的。
不管节目的形态如何变化,我做的节目它让人觉得有谢娜在,挺有趣、挺有意思,对我自己来说就足够了。这个世界上沉重的事情很多,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多压力,快乐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那我能让大家快乐,就很好。
作为一个主持人,还是不应该给自己设置这么多条条框框。安静和欢脱,每一面都是我,只是根据节目的风格和需要去呈现我的不同面。
曾忙到三个月没沾过床
今年是我入行第28年,想想其实挺感慨的。一个普通话都说得不是很标准不会说的四川小县城女孩,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让全国那么多人认识,真的不可思议。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回到刚出道时,我想告诉自己,一定要注意身体,好好爱自己。
我以前是很拼的,工作排得很满,而且每次录制都很拼命。如果当初没有那么拼,也不会有今天的我,但也因为这种拼劲儿,我会忽略自己是需要休息的,最忙的时候,我有三个月没沾过床,就是随便在那靠一下就算休息了。因为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我得了胃病,后面又花了很多时间去调养修复。
那时候我的人生就是一根直线,直线尽头缀着目标,我一路跟着这根线向前。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走得每一步都算数,我很清楚自己是如何走来的。
结婚以后,因为身份发生变化了,所以这根线慢慢变得广阔了,我看到了更多风景和更宽阔的视野,也理解了人生不是只有向前跑一件事。所以我想告诉年轻时的自己,拼命努力是好的,但也要爱自己。
谢娜的充实生活
我很享受现在的每一天,一些很平实的小事。比如我前几天去姐姐的学校试餐,因为她要在学校吃饭了,我先去试一下味道。试餐结束后我又准备去接小咘芽放学,我觉得这一天好充实啊,和家人在一起的那种充实。
主持人谢娜、妈妈谢娜、妻子谢娜还有女儿谢娜,都是我人生的不同身份,也各有各的快乐和充实。我不会去给她们分优先级,只是在某个时刻某个身份是当下最重要的,那我以它为主,其他事情穿插安排,比如现在孩子学校的每一件事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那其他事情也重要,就灵活调整时间去协调。
救场《酱园弄》 更多身份正在“解锁中”
去拍《酱园弄》也是有故事的。这个角色本来是君如姐的,但她因为一些突发状况来不了,于是就找到我来救场。
第一次沟通,我是拒绝的,也是因为我好久好久都不接戏了,当然最主要的是觉得时间太仓促了。第二天早上经纪人又和我打电话,希望我可以去,还告诉了时间比较仓促的原因,是因为君如姐突然发烧来不了,导演希望我可以去拍一下这场比较重要的戏。第一次沟通时我是拒绝的,虽然戏份不重但我觉得自己做功课时间太短了,而且是和、易烊千玺两位这么优秀的演员合作,我觉得准备时间有点太仓促。第二天他们又找到我,说君如姐确实来不了,希望我去救个场。
我想,那就去吧。因为是临时定的,在路上还提前给千玺发了个信息,告诉他君如姐那场戏是我去演。当然,以我的性格,是想给他个惊喜的,但又怕突然穿着戏服出现在现场,站在他面前对戏,太突然了,怕他反应不过来,会影响他拍戏哈哈,所以先告诉他,好有个心理准备。当时我挺开心的,君如姐是我很崇拜的前辈,她来不了于是想到找我救场,那是不是说明我挺不错的?陈可辛导演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导演之一,加上能和佳音和千玺两位优秀演员搭戏,我想那就去吧。
谢娜的早年剧照
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是学表演的,虽然后来的工作以主持为主,但我对表演一直是有热情的。拍摄那天导演和我简单沟通了一下,要用什么口音说台词更好,接着就开拍了。
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有点忐忑,和这么专业的导演、演员以及剧组合作,我会有些担心自己做不好。但是跟导演聊完,走完位置,开拍进入角色,我的感觉就是,和专业团队拍戏好享受啊,导演对我拍的每一条,都是很满意的。我的对手戏是和雷佳音、易烊千玺,两位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又是朋友,跟他们的合作过程我也特别开心。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戏太短了,因为是客串嘛。不过听说第一版太长了,所以不确定最后成片这场戏还在不在啦,大家用意念帮我们留住这场戏哈。当时我心里有点忐忑,和这么专业的导演、演员以及剧组合作,我会有些担心自己做不好。但进入角色,我的感觉就是享受,导演对我拍的每一条,都是赞。我的对手戏主要是和雷佳音、易烊千玺,两位都是很优秀的演员,跟他们合作我也特别开心。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戏太短了,因为是客串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前段时间我回母校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去参加一个女性电影公益基金的事情,母校的院长当时也感慨,我在学校时学表演的,但因为主持人的身份,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表演这件事)。
可能大家对我演员这重身份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赖声川老师的话剧,我演过《》和《十三角关系》。赖老师一直说你绝对是舞台上最闪耀的那颗星,你要去演,你非常适合演戏。
现在(因为孩子长大了)我有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有特别合适的、角色有挑战性和可塑空间的戏,我会想尝试去做,让大家看看“演员谢娜”。
当然《太阳市集》如果反馈很好我也想一直做下去,在这里我的身份不再只是主持人,而是深入到策划、选角、邀约等多个环节,这是个很不一样的体验,而且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得失心没有那么重,我更在乎我们一群人充满激情地去完成一件未知的事情,做一个新形态节目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