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收入越高,缴税越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杰夫·贝索斯这位商业巨擘,几十年来财富呈指数级增长,却能合法地做到几乎一分钱税都不交,这一现象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人深思。他每年赚上十亿,而普通工人一年赚6万,却要被税务局扣掉1万的税 。这种鲜明的对比,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财富秘密呢?
从2006到2018年之间,贝索斯的财富增长了1,270亿美元,然而他总共交了多少税?仅仅14亿美元,折算下来,实际税率大约是1%(数据来源:ProPublica对美国国税局数据的分析)。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普通工人的有效税率是20%到30%(参考美国常规个人所得税税率区间)。贝索斯并非通过偷税漏税这种违法手段,也不是钻一些见不得人的漏洞,而是凭借一种完全不同的赚钱和花钱方式,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与投资学原理。
对于创业投资者而言,贝索斯的财富积累模式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永远不卖出”原则。在投资学中,资本利得税是投资者在卖出资产获得收益时需要缴纳的税款。像贝索斯、马斯克这类顶级富豪从不轻易卖股票,他们的净资产在账面上不断增多,只要不将股票变现,就不用缴纳资本利得税。从金融市场逻辑来看,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股票价值不断上升。以为例,多年来其业务持续拓展,从在线零售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公司业绩增长推动股价攀升,贝索斯持有大量亚马逊股票,财富随之疯涨,而税务局却无法对其未实现的账面收益征税。这启示创业投资者,要着眼于长期投资,选择具有高成长性的资产,耐心持有,让资产的内在价值不断提升,而不是频繁买卖追求短期利益,避免因短期交易产生的税费侵蚀收益。
“需要钱就去借,而不是去赚”,这一原则背后同样有着精妙的金融逻辑。贷款在财务上不算收入,所以不需要交税。当富豪们需要现金时,拿自己持有的股票或房产去做抵押贷款,用贷款来满足生活中的大额消费,如购买私人飞机、豪宅、游艇等。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这是一种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方式。对于创业投资者来说,在创业过程中,合理运用债务融资可以优化资本结构。例如,企业在发展初期,通过抵押贷款获取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投入等,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于贷款利率,就能利用债务杠杆放大收益,同时还能避免因增加收入而带来的高额税负。但这也需要谨慎操作,因为过度负债会带来财务风险,一旦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债务,可能导致资产被收回等严重后果。
再看“钱留给后代,不用交税”这一财富传承策略。他们去世之后,资产继承人会享受继承成本重置的政策,即那些从未交过税的账面涨幅,直接一笔勾销,下一代人从0资本利得开始。从遗产税和财富传承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有效保护家族财富的方式。创业投资者在规划家族财富传承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通过合理的信托设计、家族基金等方式,合法合规地减少财富传承过程中的税费支出,确保家族财富能够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贝索斯在当亚马逊CEO时,年薪只有大约8万美元,工资很少意味着所得税也很少,真正的财富都体现在那批他从不碰的股票上。这反映出一个关键信息:区分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即工资,面临较高的所得税税率;而资本收入,如股票增值、股息等,在合理的税务筹划下,实际税率可能极低。创业投资者要明确,要想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与有效保护,不能仅仅依赖劳动收入,更要注重资本收入的获取与管理。
公司层面同样如此,亚马逊曾经披露自己的全球有效税率低至1%到12%,全靠税收抵免、研发支出扣除、以及把利润转移到低税国家等策略(数据来源:亚马逊财务报告及相关税务分析)。这表明创业投资者在经营企业时,要深入了解税收政策,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如研发税收抵免等政策,既能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又能降低税负。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合理进行国际税务筹划,优化企业利润分布,也是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的重要手段。
整个税收系统设计主要是用来征收“收入税”,而非“财富税”,超级富豪们正是利用这一规则,几乎不让自己的钱变成“收入”。他们通过股票和房地产积累财富、永远不卖只用来抵押贷款、利用信托和基金会转移资产、继承时用成本重置抹掉涨幅、故意把工资压得非常低等关键手法,构建起强大的财富保护伞。创业投资者若想在财富积累道路上取得成功,必须深入研究财富运作规律,合理利用税收政策与金融工具,学会拥有资产,巧妙运用债务,精心规划财富传承,才能在这场财富游戏中脱颖而出,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与长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