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在抖音上无意中看到一个男孩在台前卖袜子,画面昏暗,四周寂静无声。他低声念叨着“九块九三双包邮”,半小时后终于接到一单。当我点开他的头像,才发现竟然是郭有才!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三个月前,他的直播间人声鼎沸,弹幕飞快地刷屏,打赏特效让人目不暇接。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说他日入百万,如今这位卖袜子的场景简直对比得令人咋舌。
继续翻阅以前的帖子,我才明白他最辉煌的时刻是在菏泽南站附近以歌声打动人心。听说他是从农村走出来追寻梦想,连方便面都舍不得买。那些歌曲虽然质朴,却夹杂着地方小调,加上他那件皱巴巴的外套,的确让人觉得相当励志。不久之后,粉丝们纷纷涌入,每次直播都有万余观众,商演邀约不断,简直比中大奖还难以置信。
经过调查,我发现他在2023年注册了一家传媒公司,注册资本竟高达300万。然而,就在他迅速走红的前三个月,这家公司悄然注销。评论区一片哗然,许多人质疑难道这不是穷追梦的角色设定吗?难以置信的是,他竟背地里玩起了资本游戏。在一次直播中,他自得其乐地提到这家公司早已不再需要,结果底下的网友们愤怒不已。
更引发争议的是他翻唱《诺言》收打赏的事情,版权方随即找上门来。原本道歉便可解决,他却顽固地表示自己并未赚取任何利润。最荒唐的是,他竟然对着镜头询问观众:“不上班行吗?你养我啊?”此话一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觉得非常恶心,迅速取关。一位姑娘在底下留言质问他,难道粉丝就是提款机吗?
当北大请他深造的谣言传出后,学校迅速发表声明辟谣。此时再回头看他的直播间,人气直线下降。有一天,他卖面膜,从晚上八点等到十点,库存竟然都没卖完。粉丝群里逐渐出现声音:“才哥,别再演了,大家都看透了你在蹭热度。”更为尴尬的是,他总是声称要帮助乡亲们卖货,最后却为自家公司进行带货销售。有一次卖山药,评论区充斥着骂声,纷纷指责这是“人造贫困现象”。更何况,他的老家邻居在采访中表示他早已不住在村里。这些事件一件件累积,原本的支持者纷纷离去。
如今,他的账号简介上仍然写着“草根歌手”,但已经没有人相信这个身份了。最近再看到他在卖袜子,镜头前只有一盏破台灯,声音显得无比底气不足。一位观众冷嘲热讽地提起他曾经说过的“穷到吃土”,他则支支吾吾,沉默不语。
有次他凌晨三四点开播,观众仅有三人。他感慨怀念从前热闹的日子,结果观众们齐声指责他当初怎么不考虑观众的感受。之后,平台压低了他的推荐量,想再度翻红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表弟曾经总是跟我提到要当网红,把郭有才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我。如今,虽然网红越来越多,却能持久的寥寥无几。那些为了流量而编故事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反面例子。观郭有才的经历,我们都明白,谎言终究会有回响。
现在,他仍坐在直播间里,默默期待下一单袜子成交,往昔的辉煌已渐行渐远。